

张志刚老师(右二)参赛职业道德与法律

杨素娟老师参赛工艺美术

杨美君老师(左四)参赛语文类

杨玲芳老师参赛计算机类
科工学校国赛谢幕 优异成绩吹响教育信息化新号角
日前,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在浙江宁波闭幕。来自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的参赛教师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近200名选手同场竞技,经过激烈比拼夺得一等奖殊荣。至此,本届“创新杯”大赛全面落幕,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最终以取得“三金两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在国赛的舞台上完成了华丽谢幕。
本届“创新杯”说课大赛旨在通过教学设计,体现“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教、学、思、做、悟一体化,展现新时期中职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赛共分为德育课、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三大类18个小项,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6名参赛教师通过层层选拨,代表河南省参与了工艺美术、职业道德与法律、数学、语文和计算机5个专业的角逐,从比赛种类到选手人数均为学校参与该项赛事的历史之最,所得结果也刷新了历史最好成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掌声与鲜花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6名选手以及参赛团队夜以继日的训练和辛勤努力的付出,看到的是近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不断探索实践的心历路程。近年来,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实践中,学校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将学习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真实再现,支持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使抽象的观念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同时,运用录像、录音、图片等教学资源,打破文字的限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学会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期间,为保证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效和质量,学校还立足发展实际,有计划的将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并集中优势资源成立专门化团队,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实施,使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也为未来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副校长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专业结构调整、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改革内容提供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撑。目前,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仍处在探索期,硬件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建设、教师培训等系统工程正在不断完善,未来学校相关工作将从宏观建设走向微观优化,真正将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内涵发展的大局当中,帮助学校早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