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心灵 艺术点亮人生——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开展美育浸润系列实践活动
段艳霞老师为学生讲解《黄河大合唱》
申改娜老师带领学生欣赏诗词音乐
李昱莹老师赏析贝多芬经典作品
学生认真听讲
为深化美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养,4月2日,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启动“十个一”美育浸润系列实践活动。活动以“赏析一位艺术家、解读一个艺术流派、体验一种艺术形式”等十大主题为抓手,通过课堂赏析、跨界融合等方式,构建沉浸式美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艺术经典中涵养人文底蕴,厚植家国情怀。
红色经典铸就精神图腾
在"音乐里的家国情怀"主题课上,师生通过唱响《黄河大合唱》,“对话”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学生了解到,冼星海在抗战烽火中创作了《黄河大合唱》,融合独唱、对唱、轮唱等形式,以黄河为象征展现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用磅礴的气势描绘出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壮烈图景。教师结合延安窑洞的创作背景,播放珍贵历史影像,多角度挖掘了"风在吼,马在叫"背后的民族血性。
诗乐交融传承文化基因
诗词音乐融合课上,"花非花,雾非雾"的缥缈意境与空灵旋律交织。教师从"花非花,雾非雾"的诗词意象切入,对比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词人龙榆生对原诗的解析,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缥缈空灵的旋律走向与诗词意境的契合点。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模仿"夜半来,天明去"的旋律起伏,在动静结合中领悟中国艺术歌曲的韵味。
世界经典滋养生命成长
教师还以贝多芬经典作品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听着《命运交响曲》的节奏,体会生命的力量;从《月光奏鸣曲》的旋律中,仿佛看见月光的温柔;《欢乐颂》的歌声让心灵变得轻盈。学生通过聆听旋律解析、历史背景解读,探讨情感表达方式,沉浸式体悟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精神内核,在经典旋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实现了美育对心灵的深层滋养。
以美润心,以艺铸魂。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十个一”美育浸润行动通过多元课程设计,将艺术经典转化为滋养青春的鲜活养分。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美育实践,让学生在触摸文化根脉、对话艺术巨匠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审美品格。
统 筹 | 办公室
技术支持 | 信息中心
供 稿 | 教务处 郑书萱
审 核 | 张发庆
审 定 | 王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