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日期: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 >> 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浅谈如何提高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推而广之,学校工作也不例外。

那么到底“执行力”是什么呢?穆校长在第一次组织我们学习时就讲过:执行力就是把学校的计划、方案、办学理念和思想变成现实的操作能力,是多种素质、能力的结合与体现。

简单的来说,对于学校中层干部来讲,执行力就是理解学校决策目标并组织实施的能力。对于教职工,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的能力,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单位的发展速度要快,规模要扩大,管理要上档次,除了要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决策,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要强。调查数据也显示:工作中的成与败5%靠决策, 95%取决于执行力。

学校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校领导联系教职工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无形障碍。如果学校中层队伍的执行力很弱,与决策方案无法匹配,那么学校将无法顺利完成内部管理,更无以实施发展大计。

因此,如果说决策是“做正确的事”,那么中层干部就是怎样“正确的做事”,这个“事”就是指决策层既定的“正确的事”中层干部不在“做不做”,而在“怎样做和如何做的更好”。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强的现象

1、 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学校中层的良好执行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高度:按决策层的要求高标准完成工作,速度:按目标时限开展并完成工作。力度:在执行过程中保持始终如一的水平,确保取得成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学校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如部门考核,如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失去了考核的意义;工作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学校制定的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出现这些现象时,就说明我们对执行力的偏差已经缺乏足够的敏感性。

2、不重细节,不追求完美。我们都知道一句经典名言: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项成熟的管理,必须是建立在对细节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管理离不开规则和标准,而规则和标准正是精致的完美体现,正确的做事离不开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只有作好每一个细节,方能达到效率第一、“举重若轻”的效果。这也是当前穆校长提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不会在职责范围内处理一切问题。中层管理人员在工作执行中,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果断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和布置落实,指导帮助部门人员解决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可能造成的失误和不良后果,要勇于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思路,确保工作任务执行到位、落实到位。但在学校工作的现实中,却不是所有的中层干部都会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处理一切问题。特别在遇到困难时,在需要承担责任的一些工作上,容易产生推诿,上交矛盾的现象。

4、不能坚持学校的制度和规范。学校制度以及内部运行机制是学校管理保持和谐、稳定和步调一致所必需的行为规范,学校必须有一套高效的制度作为抓手,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说,严密、高效的制度与标准,是学校执行力的基石。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应该模范执行、灵活应用这些制度与标准,以身作责,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全体教职工遵守学校制度,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角色意识,把自己混同于普通教职工,或是为了避免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做老好人,甚至把矛盾上交,造成领导工作的被动。

以上几种现象,可以说,在学校工作中,以上现象并不是没有,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呢?

二、学校中层执行力不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1、缺乏责任感。责任感是执行力之源,没有责任感,就没有执行力,没有责任感,就不会主动承担责任,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工作绩效。责任感激励我们创新,铸造我们坚韧的优良品质,启发我们积极思考,点燃我们的工作激情,鞭策我们朝着既定目标终生学习。正是由于缺乏了责任感,使我们的个别中层干部把工作当作不得不做的任务,而没有当作毕生的事业来不懈追求,导致了自身的执行力低下。

2、知识、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中层干部的知识层次、能力、综合素质与其所担任的岗位职务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进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造成执行力下降。这就要求每一位中层干部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3、缺乏有效监督与激励。任何人都会有惰性,中层干部也不例外,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有的环节缺乏对中层干部的有效监督与激励,比如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及时的检查监督,以至于中层干部在出现失误的行为时没有得到及时制止,而在取得成绩时也没有得到有效激励,影响了中层干部的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导致执行力下降。因此必须要加大业绩考核奖惩力度构筑有效、透明的对中层干部的监督体系,加大实施过程的监督,真正做到奖优罚劣,才能防止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与激励导致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下降。

三、中层干部应具有哪些执行力(穆校长曾经概括的讲过,我在这给大家念一念)

1、岗位认知能力,做好角色定位

中层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工作必须是由不同的岗位来完成的,你不可能事必躬亲,你必须通过别人来完成,好比打仗,你的位置是前沿指挥所

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越位的弊端,在我们学校,机构设置,部门分工,岗位职责都是非常清楚的,越位的后果是自己的岗位职责的缺失举例来说,学生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班主任会做的事,主任不要代劳,分管校长会做的事,校长不要包揽,因为你向下越位,很可能你的职责没履行,反倒让下一级失去了培养能力的机会但是不向下越位,不等于说撒手不管,作为中层干部关键还在布置与检查落实上,在调动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上一个执行力强的中层干部他总是善于思考、主次分明、指挥有方、协调有度

2、政策领悟能力:

学校工作是常规工作,学校的决策也是公开透明的,但是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弄清楚它的目的意义,便于我们制定工作方案,首先是方向正确,其次是措施有力,这就需要“悟性”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埋头苦干,到头来落得前功尽弃想好了做一件事,胜过草率地做十件事

3、计划调理能力:

一项分管的工作要做得有头绪,有重点,必须计划行事计划的制定要有轻重缓急,要列出行事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立足今天,着眼未来,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下学年的计划,越是有前瞻性,工作就越顺手,学校管理有很强的规律,许多活动都是可以预设效果的做计划要掌握关键性问题,决不能因琐碎的事而影响主要工作,(月工作安排便签),要清楚做好期和教学反思;四月月查仍然还是这个问题那么,就是我们的跟踪管理不到位,没有关注细节管理。同时在执行制度进行考核中,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师生管理中,有时需要及时控制,比如消极舆论还比如会议纪律、教学秩序、学生活动、流弊积习因为负面的东西有时可能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影响到学校发展 。

5、全面协调能力,即上下沟通能力:

如上所述,应该说一项工作从领悟到计划,从指挥到控制,不会有问题了但在实际工作中,中层干部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比如大到各部门新学期工作任务和人员的分配,比如一个重大活动需要各部门的同心联动,小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都是需要协调的良好的协调能力可以产生出良好的生产力,实现双赢和多赢的局面,皆大欢喜

6、有效授权能力:

权利对中层干部来说就是“事力”,就是一种责任我们在工作中自己在成熟,也要给下属机会,共同成长,给“权”就是给“事”,一个部门的人琢磨事,肯定胜过一个脑袋琢磨事,给“事”也就是给一份“责任”,在管理学中,信任他人不仅可以成就他人,同样可以成就自己,更主要的是分担事务,可以腾出手来抓重点工作这就要求领导要选择合适人选、交待任务有标准、完成任务有时限古人云“君闲臣忙,国将兴业;军忙臣闲,国将衰也”,一个单位仅几个人忙,其他教师冷眼旁观,那将会走下坡路,因此,我们要有效授权

7、深刻的洞察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原因:

工作方案的执行,不可能完全走向预设之路,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要准确判断,冷静处理,并将结果及时领导汇报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处理的结果因此,常常需要洞察先机,未雨绸缪哲学家说: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判断一件事,要有全局思想,能纵横沟通,理清因果关系从而努力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8、大胆创新能力:

要提高执行力,还要在正确执行决策的创新能力,事事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法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如果有了创新,将会速度更快,力度更大,效果更好那就要毫无犹豫地去做,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四、高效执行的七个原则和执行力公式

㈠七个原则

1、领导:原则第一,协调第二;

2、管理:服务第一,协调第二;

3、团队:参与第一,培训第二;

4、系统:机制第一,制度第二;

5、执行前:挑战第一,成败第二;

6、执行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7、执行后: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㈡执行力公式

执行力=准度(方向)×精度(品质)×速度(效率)。在这个公式中,为什么不用加号呢,因为这三个要素不是简单的累加,用木桶理论来解释,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有一项不到位(短板),可能导致执行力的大幅下降。

五、怎样做好中层干部

在学校工作中,高效的中层干部执行力,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部门合作良好,因此学校的正确决策都能落实,社会信誉度就会越来越高

1、参,不越位,工作到位,做好校长的参谋

要“立足本位,站足高位”,胸有全局、视野开阔的,能预见到正确决策执行后的良好效果“领导可以容忍一个庸人,但绝不会容忍一个小人”

2、听,不盲从

工作中多汇报,少请示,要适时适地对领导提示,切不可不分场合,防止失误

3、勤,不争功

要脚踏实地地立足本职,不冒进,不贪功,做到“对上不邀功,对下不争名”把处室工作置于全局之下,能找准位置,按时进行,能够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始终牢记全校一盘棋,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中观的操作

4、专,不恃才

中层干部间要相互合作,相互捧台不能恃才傲视他人

5、和,不结派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策略”,要“求大同存小异”,工作中要有高度,中层干部除了应是一个思想者,还应是一个学习者,学习管理理念,学习哲学精华人有了高度,就少了抱怨;有了高度就少了“自我”;有了高度,就少了“将气”反之,缺乏高度的管理者成天郁郁寡欢,唉声叹气,开口闭口都是小集体,终究难获得成功,成不了帅才

6、平,不俗气

“对上不当奴才,对下不专横跋扈”

7、快,不拖沓

学校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速度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常规工作,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率速度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彻底,这是一个中层干部应有的基本素养

如果是私事慢半拍,它只是影响到一个家庭,如果是一个部门的事慢半拍,它的负面影响就大了,很可能造成重大失误,对个人前途、对党的事业都是不利的一个快速的执行部门常常能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

8、全,不删减

大部分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做决定,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却是擅长使布置下去的任务得于执行,他忙的是检查,是落实,是研究解决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新问题有些人的许多工作之所以做得虎头蛇尾、有头无尾,仔细分析,主要原因不外是信息递减、自我取舍、习以为常、借口变通、强调客观等等

总之,中层干部在执行制度和决策上既要有“三句好话”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要敢有“一马棒”的精神,还要经得起别人的品头论足,“好好先生”当不得,当了“好好先生”只会落得“里外不是人”常言道:在其位,谋其政,肩负管理的责任,既“管”又“理”理为主,管为辅,全面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在管理中学习管理,在管理中提升能力,做一个“服众”的人,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经讲过他的成功秘诀,我觉得通俗易懂,说的挺好送给大家也作为给自己的警示:“


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工作(行政学习材料)

作者:学习主持人:邢大伟 时间:2010115

,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的内涵

学校管理就是将学校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有效地组合起来,让它产生效益的管理。人是管理体制的核心,管理体制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2、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与本质

二十一世纪的学校管理应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讲,坚持以“事”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从学校的管理体制的特殊性来讲,要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因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管理者在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即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以教师的最优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及人生价值得以最好的体现为本,最终促进和实现学校的发展。

二、学校中层干部的作用地位

1、中层干部的作用和地位

美国麦卡锡学校最近出版的《改革领导人》一书,得出一个最新的结论:学校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学校领导,而在于学校是否拥有一批懂业务,能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的中层干部。他们能把学校的意愿、工作动能与社会现实(生态位与竞争态)这三股学校发展的动力有机的链接在一起,是学校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有力执行者和组织实践者。

2、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美国著名学校ABB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学校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有两个部分,一是业务执行力,另一个是管理执行力。

执行力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

高度:学校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自我取舍,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速度:学校的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力度:学校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3、中层干部目前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

第一,“上边想、下边望,中间有个顶梁杠”,意思是学校很多想法、目标、创新的东西一到中层干部那就顶住了,像个“肠梗阻”。

第二,忙就是好。很多中层干部认为“忙就是好”,越忙越好。但忙得是不是有效率,忙得是不是发挥了中层干部该有的作用,考虑得不多。

第三,归罪于外。很多事情归罪于学校领导、归结于学校、归结于社会、归结于下级,归结其它部门等等。认为下级现在能力比较差,学校管理跟不上,领导水平也不行,所以有些事情自己也没有办法。

第四,存在“等、靠、要”思想。很多中层干部不去创造条件,而是等条件具备了再说。

第五,局限思考。有些中层干部只考虑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导致了部门分割,相互不配合,甚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拆台等现象。

  为什么中层干部容易产生这些问题?

1)是由于中层干部本身角色特点所决定的

特点一:中层干部的多维度管理。中层干部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兄弟姐妹找”,面对学校领导、下级、同事、师生等等关系需要处理。

特点二,业务与管理的两难。中层干部在学校里既要做业务,又要做管理,这就面临着到底是做业务还是做管理的“两难”。中层干部既要懂业务,又要在管理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很多学校里面,都是以业务为导向,为了业务,必然在管理上就会松弛或者说不到位。中层干部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特点三,创新与守成的两难。中层干部管理人员既要创新又要守成,学校不创新是不行的,而维持现有的管理制度、现有工作流程也很重要,其实在很多学校里创新难,但是维护现有管理制度、流程等更难。

特点四,短、多、琐、浅。按国际上的调查,中层干部的工作陷进了大量突发的活动当中,平均一项活动不少于9分钟,国内标准更为严重。他们的工作大多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做出决定。多,事情很多。琐,琐碎杂乱。小,很小。浅,来不及思考就要处理,思考不到位,整天当“救火队”队长。

2)是中层干部没有把握角色特点造成的

各种各样“角色错位”导致了中层干部表现不佳。

  首先是下错位现象(在学校领导面前作为下级):

第一种是把自己错位成“民意代表”。

第二,错位成领主。很多中层干部当被任命为部门中层干部的时候,往往把这一亩三分地看成自己的了,自己说了算,这也是一种角色的错位。

第三种错位,向上错位。有些中层干部往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没有种好,偏偏替学校领导操心。有句丑话叫“屁股决定脑袋”,实际上你坐在什么位置上想什么位置上的事,说什么位置上的话;结果有些中层干部往往天天替学校领导操心,而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应该怎么来种。我们说:中层干部不仅要正确地做事,还要做正确的事。

第四种错位,就是把自己错位成“自然人”。 “自然人”的表现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其次,还有上错位现象(作为下级的上级):

作为上级,中层干部在下级面前的角色应该是管理者、领导者,应该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这个角色应该是很明确的,但很多中层干部也往往出现错位。具体的错位也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错位成“业务员、技术员”。本来中层干部应该是管理者,应该做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事,通过他人来达成组织目标。

第二种是错位成“老好人”。有些中层干部往往当老好人,谁也不得罪,为了维护关系,牺牲原则,牺牲目标,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老好人错位也是很常见的。

第三种是错位成小“官僚”。

第四种错位是完全个性化管理。有很多学校中层干部的个性化管理很严重。个性化管理也就是随意性,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开会就开会,自己定的事说不算就不算了,计划变来变去。

最后中层干部在与自己平级或平行的中层干部面前又是什么角色?

  如果学校里全体中层干部都能够将其他部门和同事看成自己的内部客户,那些互相扯皮、推诿、相互指责、彼此埋怨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4、中层干部面临的尴尬

曾经他们是队伍里的"领头雁"遥遥领先,现在却成了戏台上的"跑龙套"摇旗呐喊。他们就是学校的中层干部,他们在学校经常面对一些尴尬。

1)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失调造成的尴尬

虽然他们是基层工作中的佼佼者,讲台上面对学生讲课滔滔不绝,主席台上面对教工讲话却拙嘴笨舌,面对书本上的难题游刃有余,面对工作中的矛盾无从下手。

2)使用和培养的失调造成的尴尬

一般情况下学校都非常重视中层干部,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中层领导的业务培训是个空白和盲区。

3)体制带来的尴尬

体制带来的尴尬让中层干部身份模糊.

4)职责与分工带来的尴尬

有一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注意,即职责和分工问题。从表面上看,学校中层干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但熟悉学校管理的人都知道分工明确很难做到。因为学校管理的作用对象和目标指向高度统一,集中表现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职责和分工问题存在两种隐患:第一是推诿,第二是相互指责。由此造成中层干部间不团结、不合作影响全局工作,造成中层干部之间的尴尬。

中层干部不仅工作辛苦而且责任重大,但让他们觉得 "委屈与尴尬"的远不止这些。冲在最前面的是他们,可是一旦成功了荣誉却离他们很远,而是校长领导有方、教师工作努力、学生本来就是可造之材;但是如果失败了却要承担大部分责任和面对来自上、下两方面的指责和平级之间的观望甚至是嘲笑。教学质量下降,人们首先责怪教务处主任,学生违纪增加人们首先批评政教主任和班主任,设备与设施出现问题人们首先质问后勤主任。的确,以上这些工作是中层干部的份内之事,不可推卸责任,问题是中层干部权利有限,难以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中层干部在解决和处理一些问题时,经常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

三、如何提升领导能力

1、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1)分析能力 2)表达能力 3)沟通能力 4)行动能力

5)创新能力 6)管理能力 (7)承压能力 8)学习能力

9)协作能力 10)哲学思辨能力

2、善于“处世”中推进工作

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

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

对下级:信赖而不依赖。

对自己:稳固而不顽固。

四、管理工作建议

1、抓规范:法律,制度,程序。

2、抓落实:理解,策划,组织,执行,协调,总结。

3、抓绩效:主动,责任,方法,高效,质量。


提升执行力 争做好中层

­——谈中层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

汪卫东

2009514日)

同志们:

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由我为市直机关中层领导干部作一次党课报告,主要是借此机会与同志们交流一下学习体会。41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重在提高科学发展的执行力》,强调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市县机关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天,我想围绕“中层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谈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什么是执行力,二是如何提高执行力,三是怎样做一名优秀的中层领导干部。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执行力。

这个问题,我从三个角度来阐述,一是概念,二是内涵,三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首先讲概念。“执行力”这一概念源于美国人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于2003年合著的《执行力》一书。狭义的解释是指完成计划的能力,更加宽泛的解释是指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和策略。CEO在中国翻译为首席执行官,就说明既使最高层面的领导,不仅有制定计划、规划、战略的职责,也有执行的职责。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说,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可见,执行力决定成败。

纵览我国古代文化,能够发现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执行思想和智慧。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出:“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行”指的就是执行的行动。北宋大文豪苏轼有句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里的“志”就是指执行的决心。

随着形势的发展,执行力的理念日益得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的认同,也逐步渗透到政府公共管理领域。200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博西迪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姆·查兰所著的《执行》一书在我国面世,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府执行文化也逐步成为社会共识。2006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时指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提升公务员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执行力”成为一大亮点词语。

其次,讲讲执行力的内涵。从感性的角度看,执行力可以借用乒乓球运动的“快、准、狠”三个关键要素来概括。快,就是执行的速度。在乒乓球比赛中,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速度足够快,对手就难以招架。《孙子兵法》中有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说的就是石头之所以能漂走,是因为水流的速度很快。可见,时间就是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执行力强的人,总是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极力强调立即执行,珍惜时间,抢抓机遇。

准,就是执行的尺度。经常打乒乓球的人都知道,一定要打在对手的空档处或者打出“追身球”。同样,执行也需要紧紧扣住战略目标、重点方向、主要任务。与目标不一致的事是没必要做的,做了也是浪费。

狠,就是执行的力度。打乒乓球一定要有力度,小小银球清脆有力地撞击球台,迅速越过对手的球拍,对手才没有反击的机会。执行也是一样,软弱无力,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就会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缺乏后劲和持续力。

从理性的角度看,执行力表现为“九种力”,即执行前的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执行中的服从力、组织力、创新力;执行后的评估力、调整力、问责力等。

1、执行前——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

领会力是执行过程中的第一能力。领会力是指各级干部理解中央的政令及上级决策精神,认识新任务、理解新问题的能力,为执行做好准备。要确保领会力的正确,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风浪面前明辨是非,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大局,服务和服从大局,反对一切形式的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全面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总形势、总任务和当前的中心工作。

执行力是一种预测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如孙子、张仪、张良、诸葛亮等谋士。正是由于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的能力,才使得自己的国家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胜利。当然,也正是由于如庞涓(马陵道中了孙膑的埋伏)一时预测力差,给他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主席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作了科学预见: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一定会下山“摘桃子”,一定会争夺胜利果实,挑动内战,中国仍然面临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历史证明毛主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这个预见的根据是什么呢?毛主席说:“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毛主席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范式:“过去—现在—将来。”这就是说,科学的预测力是以历史为根据、以现实为出发点,对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分析、对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全面把握及合理推断的一种结果。

执行力是一种计划力。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尽量事前做好计划。所谓计划,《辞源》的解释为“谋虑”,这里指各级干部执行上级决策时,事先对执行及目的的谋划,以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一般讲,计划具有目标、时限、手段和主体四要素,即任务是什么、在多长时间完成、怎么完成、由谁完成。要把决策变成具体执行的计划,就需要具备计划力。

2、执行中——服从力、组织力、创新力

执行力是一种服从力。服从是指我们在上级的领导下,产生符合上级规范要求的行为。服从是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执行过程中,首要的一条就是服从,唯有服从,才能实现上下感觉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如果下级不服从统一指令,各有各的想法,工作就无法开展。“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体现的是一种服从的态度。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在一些管理学专家看来,这正是21世纪政府管理所必备的。“没有任何借口”,坚决服从,不是冷漠或缺乏人情。假如你的下属抗令不行,你是什么心态?由己及人,你也应该服从你的上级。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是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执行力是一种组织力。所谓组织,就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确定的目标而有效工作的过程。蚂蚁的世界可以形象地说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比如,蚂蚁发现食物后,如果有两只蚂蚁,它们会分别走两条路线回到巢穴,边走边释放出一种它们自己才能识别的激素做记号,先回到巢穴者会释放更重的气味,这样同伴就会走最近的路线去搬运食物。蚂蚁做事有分工,也能够迅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一只蚂蚁搬食物往回走时,碰到下一只蚂蚁,会把食物交给它,自己再回头;碰到上游的蚂蚁时,将食物接过来,再交给下一只蚂蚁。蚂蚁的组织能力特别强,不需要任何监督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一个个体的弱势,并不影响整体的高效运作。就像蚂蚁组织体现出的超强功能一样,我们所有决策和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干部的服从,而且尤其需要组织力的保证。

执行力是一种创新力。创新力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及智慧的统一与综合,一般是指我们在工作中能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提出新见解、发明新办法,克服常人或前人所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常人或前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实现工作的新突破。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事实证明,一个地方工作干得如何,与那个地方干部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3、执行后——评估力、问责力、调整力

执行力是一种评估力。这里的评估是指对各种决策运用特定方法进行衡量、分析、比较和评价的总称,即对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施后的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估。为什么要进行评估?计划无论多么完善,也不可能预见到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将会发生的所有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把实际结果与原始目标相比较,作出系统的客观的评估。通过对决策及其运行态势的分析评价,了解和把握决策的失误情况,针对性能如何、是否及时、代价大小等。通过评估,发现决策及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并提出纠正和完善的措施。

执行力是一种问责力。问责力是问责制度下的产物,是根据评估结果对执行人员实行问责的能力。问责制是对一切行政行为及其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200510月,深圳掀起“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旨在提高执行力,惩治不作为、乱作为。截至20076月,共追究行政责任294人。实施问责制以来,深圳干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执行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执行力是一种调整力。调整是修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使执行更趋圆满的过程,也是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调整力则是指执行人员针对评估和问责提供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修正完善的能力。

第三,谈谈为什么要提高执行力。提高执行力是推进安庆追赶跨越、奋力崛起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市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首先是,有基础。近年来,安庆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08年迈上700亿新台阶,人均GDP突破18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6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1.2万元和4000元。

其次是,有优势。一是政策机遇的叠加优势。去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草案,省里提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庆作为长三角的腹地,承东启西、贯穿南北,承接产业转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交通优势。随着南京—安庆的城际铁路、长江大桥、江北高速、岳武高速、水上快速通道、天柱山机场、长途客运中心等一系列交通项目的推进,安庆的交通条件日臻完善,作为皖鄂赣三省毗邻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半径越来越大。三是产业优势。较好的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形成了可支撑安庆市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船舶工业和物流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石化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两大项目将于三、四季度开工建设,为加快追赶跨越带来了牵动效应。四是人文优势。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园林城市。特别是安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千万优秀人才,人才资源雄厚。

再次是,有共识。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开展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初步奠定了加快追赶跨越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大家一致认为,加快发展是安庆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是610万安庆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我们的目标是“均量超全省、皖江挺脊梁、同步达小康”,即近期发展速度稳定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中期力争在皖江经济带实现快速崛起,在全省进一步发挥脊梁作用;2020年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们安庆最大的问题,不是战略问题,不是思路问题,也不是决策问题,而是执行力的问题。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发展!执行力的强弱体现执政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发展速度的快慢,也决定着发展质量的好坏。没有好的执行态度、能力、效率和水平,也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将要求变为行动,将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各地各单位坚定地执行和落实,关键在于班子拥有执行力、团队富有执行力、人人都有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前,市委为摸清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万人问卷大调查。在大调查中,对机关干部作风总体评价“一般、较差、差”的占到42%52%的受访者认为主管部门服务发展“一般或较差”。在召开的不同层次群众座谈会中,群众也多次提到“中梗阻”的问题。朱书记严厉指出,“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中梗阻’、推诿扯皮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有的外来投资者说,“上下热中间冷”。有的中层干部看人办事,看来头办事,甚至个别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盖一个公章要你来回奔波几天,一天能办的事拖上一周乃至几个月。群众说得最多的是“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种机关行政中的“中梗阻”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单位和个别人身上,但影响很坏,危害极大,严重地破坏了安庆经济发展环境,削弱了外来投资者对安庆发展的信心,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消除“中梗阻”,关键是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保证优良作风,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提高执行力是干部个人成长的需要。干部的健康成长,要靠素质立身、靠品德做人、靠实干进步。根本一点,就是要看干部是否有坚强的执行力。执行力强不强,直接反映了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水平。我们从干部的成长经历看,一个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砥砺立志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执行力是干部成长的核心竞争力,个人执行力是个人成功的关键,关注执行力就是关注个人成功,提升执行力就是提升竞争力。在《地球是平的》一书中,有个关于狮子和瞪羚的非洲谚语: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不进则退,我们应当时刻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坚持不懈地提高执行力,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

第二个问题,如何提高执行力。

(一)要在解放思想中提高执行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崛起的速度。要实现安庆科学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中提高执行力。

解放思想要联系实际。现实中有这样一个怪现象,说到个人,没有人承认自己思想不解放,而一说到安庆发展中的问题,又异口同声认为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都说思想不解放,究竟是谁思想不解放?解放思想,要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切实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找自身在思想境界、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象手电筒一样,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切实解决谋划有余而实践不足、顾后有余而瞻前不足、满足有余而争先不足的问题,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党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解放思想要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落实上级精神,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在执行中,领导更多的是出一个思路,确定一个目标,规定一个时限,提出期望的结果,这就要求执行者有能力去策划整个操作过程,而且其结果应尽量超越领导的预期。能够把上级决策本土化、特色化的人,才是执行力强的优秀人才。勇于创新,首要是敢想、敢闯、敢突破。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亮点、一些闪光点,就是靠创新。凡是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做;凡是不利于加快发展的,就要毫不犹豫地去改,真正以思想的解放带动创造力的释放,以观念的更新带动工作的创新。

解放思想要真抓实干。解放思想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正是因为马谡在执行诸葛亮的战略决策时,不能实事求是,不能结合实际,结果失了街亭要塞,误了蜀汉大业,自己也丢了卿卿性命。要切实弘扬真抓实干的精神,在干中统一思想,在干中深化认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的浓厚氛围,真正形成“干部从干中来、到干中去”的积极导向。

(二)要在勤学深思中提高执行力。执行力包括执行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部门、组织、个人学习力与知识力的集中表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能力,才能胜任一定的岗位和职责,才能更有效地执行。

执行力要靠学习来不断提升。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有资料显示,从1901年到2005年,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竟然获得了20%的诺贝尔奖,成就惊人。研究发现,酷爱学习是犹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以色列这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有借书证的人高达100万,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浓厚的阅读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学习习惯。据说,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去舔,其用意不言而喻:读书是甜蜜的。现在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不读书不看报,跟着感觉凑热闹”、“ 读书读个皮,看报看个题,文件看大意,过后锁在抽屉里”的现象,这样的干部,怎么指望他能够有执行力?知识渊博才能触类旁通,厚积薄发方能得心应手。腹有诗书气自华。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执行力要靠思考来不断深化。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恩格斯把思维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维能力就缺乏行动能力。要善于思考,做到谋划在前、思虑在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对于一项具体工作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从全局的角度想,就会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二是从职责范围的角度想,就会使自己把工作把握得更全面、更周到。三是从一件事的全过程去想,就会使自己把正在做的事做得更有条理、更有章法。

(三)要在强化责任中提高执行力。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比尔•盖茨这样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在畅销书《做事做到位》中,作者这样写道:“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象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象是地狱。”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现,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人生中的成就。要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18984月,美国和西班牙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麦金莱必须立即和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而当时加西亚在古巴丛林里活动,没人知道他的确切地址。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接到任务,要把美国总统的信交给加西亚将军。当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找?我怎么把信交给他?”他孤身一人辗转前往古巴,经过千辛万苦,凭籍他的勇气、责任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终于把信交给了加西亚。这就是著名的“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罗文精神”揭示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四)要在关注细节中提高执行力。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使人疲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这些充分说明,细节决定成败。当前,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深入些、再深入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没有精彩的细节,就没有壮观的全局。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上海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什么德国二战后能够迅速崛起?我看,就是因为德国人的严谨,不放过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既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要能够从小处入手,要把每项工作都细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可操作、合标准的具体环节,追求卓越,力求完美。

(五)要在破解难题中提高执行力。任何一项事业从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困境中攻坚克难促进发展,才能体现能力和水平。人们常讲“困难就是欺软怕硬的弹簧”,只要迎难而上,排难而进,总能有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很有道理。落实不落实,首先是态度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艰难险阻怎么办?别无他法,就只有两条:一是对自己再狠一点。有一位领导同志在讲“一个领导人要有定力”的时候说过:你要登山吗?就要披荆斩棘,不怕扎破手;你要过河吗?就要奋力击水,不怕呛了水;你要上楼吗?就要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不怕累得气喘吁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二是执行要再韧一点。现阶段是社会的发展加速期、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如遇难则退,一碰就回,那将一事无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愈挫愈勇,愈碰愈硬。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应当投入自己全部的忠诚和热情,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干事创业。

(六)要在规范流程中提高执行力。流程,牛津词典里的定义,是指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我的理解,流程就是规矩,就是制度,就是程序。规范流程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不少领导人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往往导至事情做砸了,才想到死后验尸、秋后算账。这势必造成资源浪费、执行力低下。要彻底消除低效率,必须制定与工作实际相匹配的运行流程,规范做事方式,优化做事程序。从执行力的角度来看,就是“让流程说话,流程成为将说转化为做的唯一出路”,流程导向有利于提高执行力,每一名中层干部对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有一个清晰、规范、科学的流程,使每一个干部心中都有一个执行的“路线图”,正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说的,“管理就是擦桌子”,在哪里擦、谁来擦、什么时候擦、谁来检查擦的效果都有着严格、清晰的规定。

最后,谈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中层领导干部。

中层干部在单位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特殊的位置决定了中层干部的特殊作用。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运转效率和工作成败。一名优秀的中层领导干部,应该是个人定位一标杆、工作热情一团火、执行落实一盘棋。

(一)个人定位一标杆,就是要境界高、心态正、有本事、口碑好,在各方面能担当表率。

境界高,则有大发展。大家都知道,联想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初入联想时,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销售员。为什么杨元庆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回答是:“我研究他已经很久了。之所以最终选择他当联想的接班人,是因为他有着不同常人的大境界。”做事先做人,人的品行决定了人的一生。胸怀坦荡,大度从容,以集体利益为重,遇事总是先替别人考虑,克服私心杂念的困扰,这样的干部必然会受到大家的拥戴和欢迎,必然会有大发展。

心态正,则能担重任。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心态决定状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唯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带来执行力的有效提升。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都销售鞋子。他们来到了非洲赤道附近的一个海岛,发现岛上的居民都不穿鞋,也不知道鞋是什么东西。A见此情况,心里凉了半截,心想,向不穿鞋的人推销鞋,不是向盲人推销画册、向聋子推销收音机吗?他二话没说,立即离开了海岛。与A的态度相反,B看到这种状况,心花怒放,认为海岛没人穿鞋,鞋的销售潜力一定巨大。因此,他留在岛上,与岛上居民交朋友,宣传穿鞋的好处,经过努力,他在岛上建立了鞋的市场。这个故事,经典的阐释了心态的重要性,A因为心态消极,所以不战而败,而B有着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执行,所以大获全胜。这印证了管理学中的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

有本事,则有大潜力。所谓有本事,就是指有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本事。善于解决问题的中层干部,首先必定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能及时找出单位内部和外部存在的问题。通过层层地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根源。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就必须迅速地采取行动,对症下药,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角度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设想更多的可能性,开启问题之门的钥匙就越多,总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面前紧闭的大门。

口碑好,则有号召力。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平时要敢说“向我看齐”,关键时刻敢喊“跟我来”,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永远站在队伍的最前方,能够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给下属以榜样与力量,使得整个团队昂首阔步地向前。二战时期,有一次巴顿将军带领他的部队在行进的时候,汽车陷入了深泥里。巴顿将军命令所有的人下车推车。在大家的努力下,车终于被推了出去。当一个士兵在准备抹去自己身上的泥污时,惊讶地发现身边那个弄得浑身都是泥污的人竟然是巴顿将军,原来巴顿将军刚刚和他们一起把车推了出去。中层干部只有具备巴顿将军以身作则的精神,才能建立良好的口碑、赢得尊重。

(二)工作热情一团火,就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工作始终充满火一样的激情和干劲。

老百姓有句话:“煮饭要旺火塘,做事要热心肠。”热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是一股奋发进取的劲头,没有足够的热情,什么事都干不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因此,中层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马云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力,永远要比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力好。任何事情算得再好,不如现在卷起袖子开始干。干就是执行,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对“干”有精辟论述,讲了六个干,“当好干部要干、要自己干、要率先干、要早干、要高标准地干、要齐心协力地干”。

一是“要干”,解决的是“干”的思想认识问题。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职。无论在什么时候,首先“要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不干,一切都是空想。中层干部必须树立“干”的意识,要有“干”的内在动力,要有“干”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艰巨的特殊时期,更要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干,被动应付只能贻误战机、坐失良机。要“干”字当头,“干”字为先,力戒坐而论道、光说不干。要当挖山不止的愚公,不要当指手划脚的智叟。

二是“要自己干”,解决的是工作作风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别人干,首先要自己干。但是,我们的一些中层干部,在“干”的问题上指手划脚,作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想亲自干,也不会亲自干,导致执行不得力、落实不到位。中层干部要想带领好一个团队,一定“要自己干”,不能做“甩手掌柜”,潇潇洒洒当“二传手”,要亲自抓,亲手干,而且要一抓到底。

三是“要率先干”,解决的是“干”的方法问题。中层干部必须始终树立一种勇担重责、甘为人先的精神,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但是,少数中层干部,平时工作中,缺少一种冲劲和闯劲,醒得早,起得迟,呆在那儿空论道。当有了困难、矛盾和问题的时候,不是在第一时间冲到第一现场,而是躲在背后,或者干脆绕道而走、视而不见、躲避逃避。这样的干部就很难服众,这样的团队就很难有执行力。

四是“要早干”,解决的是干的机遇问题。任何工作都要立足于早谋划、早布置、早落实、早见效。抢占先机,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面向世界、面对周围,更要有“快人一拍”的先机意识和早干精神,要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忧患思想和危机意识。如果存在等要靠的消极思想,工作上是能拖则拖,事不到火烧眉毛不做,事业很难取得成功。

五是“要高标准地干”,解决的是“干”的标准和要求问题。要干就干出水平,追求卓越,不要马马虎虎、流于一般。要干就要干出一流,干出成效,不能盲目的干,更不能蛮干、瞎干,不做耗时费力的无用功,更不能搞虚假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六是“要齐心协力地干”,解决的是“干”的合力问题。任何工作、任何事业,都必须继承和发扬“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好传统,团结干事。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向心力,做任何事情,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必须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团结带领群众,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形成共识,共同行动,方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三)执行落实一盘棋,就是要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对上级决策要绝对服从,对上下左右要注意沟通,对科室内部要凝心聚力。

中层干部要有强烈的服从意识。中层干部重在执行,思想上的服从是行动上执行到底的前提。西点军校以培训军官而举世闻名,在那里,每个学员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服从。学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把自己的个性全部抹除:所有人的名字都统一换成编号,头发剪成同一发型,衣服全部换成校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去掉自我,更好地融入团队。因为军令如山,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任何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在战场上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的发生。做中层管理者其实同样如此。如果每个人都只强调自己的个性,不服从上级领导,各往各的方向走,那么整个集体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与战斗力。

中层干部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观点:70%的管理问题是沟通问题。对中层干部而言,沟通牵涉到与领导、下属、同级、同行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沟通。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赢得上级的支持,同级的配合,下级的信赖,才能取得执行的成效。

中层干部要有很强的凝聚力。一个科室少则两三个人,多则七八个人。如何将一群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人打造成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对于中层领导干部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真正的团队,是一群心理上相互认知,行为上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利益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目标上有共同向往的人们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正如微软责任CEO史蒂夫·鲍尔默所说:“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展翅高飞”。 能强有力地凝聚起一个团队的中层干部首先是一个坚定、勇敢的承担者,这种承担不仅表现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敢于担当和能够迎难而上,更表现在当下属遇到问题和烦恼时,能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替他们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更好地成长。要营造和谐团结的工作环境,明确切实可行的共同目标,制定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

最后,我想借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次交流。“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立志”。回想当年,我们是何等的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梦想,充满激情,在登高望远、俯仰天地中确立了人生的目标与方向。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追求”。作为中层干部,我们大多处在这个阶段,成了家,立了业,工作上有所进步,事业上有所建树,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惑和苦恼、诱惑与选择,正处在人生求索,求索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们有理想,有追求,更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任劳任怨的心志,百折不挠的干劲去面对未来。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收获”。天道酬勤,各位都是安庆发展的骨干和脊梁,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执行力,经过辛勤的劳作,最终能够成就事业,成功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收获丰硕的果实。


如何提高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一所学校的中层干部,尤其是一所大型学校的中层干部涉及的部门广,工作头绪多,衔接的难度大,稍有不慎,往往就会造成工作的延误或者损失,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一、那么如何提高中层管理干部的执行力呢?

学校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既是决策层与全体教职工的纽带,又是执行正确决策的带头人和“检查官”

因此,一所学校的中层干部所发出的任何一道指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代表学校,代表决策层

基于这一点,中层干部形象的好与坏,作风的实与虚,效果的高与低,将十分直观地呈现在师生员工面前,任人评说从另一方面讲,中层干部群体,往往又是校级领导的后备人才库,中层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将是升职的重要依据之一业绩的优秀不优秀反过来又实证着分管工作表现出来的魄力、能力、魅力、实力和学力

因此,中层干部的作用发挥得好,就是校级领导与广大教职工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就成了横亘在二者之间的一堵墙

由此看来,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至关重要,它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如果说决策是“做正确的事”,那么中层干部就是怎样“正确的做事”,这个“事”就是指决策层既定的“正确的事”中层干部不在“做不做”,而在“怎样做”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要快,规模要扩大,管理要上档次,除了要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决策,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中层的执行力

学校也如此,所不同的是,学校中层干部面对的不是机器和员工,而是有待引导的教师和可塑性强的学生,是心灵的工作执行时需要更多地在正确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开展工作,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把简单的事做认真,把认真的事做彻底,把人的工作做到心灵深处,把制度的检查落到实处

这样,中层干部就会在师生员工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中层干部应具有哪些执行力

1、岗位认知能力,做好角色定位

中层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工作必须是由不同的岗位来完成的,你不可能事必躬亲,你必须通过别人来完成,好比打仗,你的位置是前沿指挥所

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越位的弊端,在我们学校,机构设置,部门分工,岗位职责都是非常清楚的,越位的后果是自己的岗位职责的缺失举例来说,学生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班主任会做的事,主任不要代劳,分管校长会做的事,校长不要包揽,因为你向下越位,很可能你的职责没履行,反倒让下一级失去了培养能力的机会但是不向下越位,不等于说撒手不管,作为中层干部关键还在布置与检查落实上,在调动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上一个执行力强的中层干部他总是善于思考、主次分明、指挥有方、协调有度

2、政策领悟能力:

学校工作是常规工作,学校的决策也是公开透明的,但是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弄清楚它的目的意义,便于我们制定工作方案,首先是方向正确,其次是措施有力,这就需要“悟性”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埋头苦干,到头来落得前功尽弃想好了做一件事,胜过草率地做十件事

3、计划调理能力:

一项分管的工作要做得有头绪,有重点,必须计划行事计划的制定要有轻重缓急,要列出行事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立足今天,着眼未来,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下学年的计划,越是有前瞻性,工作就越顺手,学校管理有很强的规律,许多活动都是可以预设效果的做计划要掌握关键性问题,决不能因琐碎的事而影响主要工作,(月工作安排便签),要清楚做好期和教学反思;四月月查仍然还是这个问题那么,就是我们的跟踪管理不到位,没有关注细节管理

同时在执行制度进行考核中,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在师生管理中,有时需要及时控制,比如消极舆论还比如会议纪律、教学秩序、学生活动、流弊积习因为负面的东西有时可能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影响到学校发展

5、全面协调能力,即上下沟通能力:

如上所述,应该说一项工作从领悟到计划,从指挥到控制,不会有问题了但在实际工作中,中层干部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比如大到各部门新学期工作任务和人员的分配,比如一个重大活动需要各部门的同心联动,小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都是需要协调的良好的协调能力可以产生出良好的生产力,实现双赢和多赢的局面,皆大欢喜

6、有效授权能力:

权利对中层干部来说就是“事力”,就是一种责任我们在工作中自己在成熟,也要给下属机会,共同成长,给“权”就是给“事”,一个部门的人琢磨事,肯定胜过一个脑袋琢磨事,给“事”也就是给一份“责任”,在管理学中,信任他人不仅可以成就他人,同样可以成就自己,更主要的是分担事务,可以腾出手来抓重点工作这就要求领导要选择合适人选、交待任务有标准、完成任务有时限古人云“君闲臣忙,国将兴业;军忙臣闲,国将衰也”,一个单位仅几个人忙,其他教师冷眼旁观,那将会走下坡路,因此,我们要有效授权

7、深刻的洞察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原因:

工作方案的执行,不可能完全走向预设之路,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要准确判断,冷静处理,并将结果及时领导汇报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处理的结果因此,常常需要洞察先机,未雨绸缪哲学家说: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判断一件事,要有全局思想,能纵横沟通,理清因果关系从而努力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8、大胆创新能力:

要提高执行力,还要在正确执行决策的创新能力,事事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法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如果有了创新,将会速度更快,力度更大,效果更好那就要毫无犹豫地去做,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三、怎样做好中层干部

在学校工作中,高效的中层干部执行力,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部门合作良好,因此学校的正确决策都能落实,社会信誉度就会越来越高

1、参,不越位,工作到位,做好校长的参谋

要“立足本位,站足高位”,胸有全局、视野开阔的,能预见到正确决策执行后的良好效果“领导可以容忍一个庸人,但绝不会容忍一个小人”

2、听,不盲从

工作中多汇报,少请示,要适时适地对领导提示,切不可不分场合,防止失误

3、勤,不争功

要脚踏实地地立足本职,不冒进,不贪功,做到“对上不邀功,对下不争名”把处室工作置于全局之下,能找准位置,按时进行,能够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始终牢记全校一盘棋,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中观的操作

4、专,不恃才

中层干部间要相互合作,相互捧台不能恃才傲视他人

5、和,不结派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策略”,要“求大同存小异”,工作中要有高度,中层干部除了应是一个思想者,还应是一个学习者,学习管理理念,学习哲学精华人有了高度,就少了抱怨;有了高度就少了“自我”;有了高度,就少了“将气”反之,缺乏高度的管理者成天郁郁寡欢,唉声叹气,开口闭口都是小集体,终究难获得成功,成不了帅才

6、平,不俗气

“对上不当奴才,对下不专横跋扈”

7、快,不拖沓

学校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速度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常规工作,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率速度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彻底,这是一个中层干部应有的基本素养

如果是私事慢半拍,它只是影响到一个家庭,如果是一个部门的事慢半拍,它的负面影响就大了,很可能造成重大失误,对个人前途、对党的事业都是不利的一个快速的执行部门常常能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

8、全,不删减

大部分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做决定,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却是擅长使布置下去的任务得于执行,他忙的是检查,是落实,是研究解决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新问题有些人的许多工作之所以做得虎头蛇尾、有头无尾,仔细分析,主要原因不外是信息递减、自我取舍、习以为常、借口变通、强调客观等等

总之,中层干部在执行制度和决策上既要有“三句好话”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要敢有“一马棒”的精神,还要经得起别人的品头论足,“好好先生”当不得,当了“好好先生”只会落得“里外不是人”常言道:在其位,谋其政,肩负管理的责任,既“管”又“理”理为主,管为辅,全面实现“校园平安和谐,师生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因此,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在管理中学习管理,在管理中提升能力,做一个“服众”的人,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简论如何提高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一所学校的中层干部,尤其是一所大型学校的中层干部涉及的部门广,工作头绪多,衔接的难度大,稍有不慎,往往就会造成工作的延误或者损失,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我们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4200名学生,253名教职工,涉及到党政办、教导处、总务处、职介所,其工作对象包括高中、中专、大专、阳光工程培训,内容由普通高考到中专的文化课教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训技能操作教学,外出实习和安置就业以及大专课程的教学辅导。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里,如果学校的科学决策不能及时的政令畅通,或者半途而废,或者执行不力而事倍功半,都将阻碍学校的迅速发展,造成事业的损失。

那么如何提高我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执行力呢?

中层干部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既是决策层与全体教职工的纽带,又是执行正确决策的带头人和“检查官”。

因此,一所学校的中层干部所发出的任何一道指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代表学校,代表决策层。

基于这一点,中层干部形象的好与坏,作风的实与虚,效果的高与低,将十分直观地呈现在师生员工面前,任人评说。从另一方面讲,中层干部群体,往往又是校级领导的后备人才库,中层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将是升职的重要依据之一。业绩的优秀不优秀反过来又实证着分管工作表现出来的魄力、能力、魅力、实力和学力。

因此,中层干部的作用发挥得好,就是校级领导与广大教职工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就成了横亘在二者之间的一堵墙。

由此看来,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至关重要,它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如果说决策是“做正确的事”,那么中层干部就是怎样“正确的做事”,这个“事”就是指决策层既定的“正确的事”。中层干部不在“做不做”,而在“怎样做”。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要快,规模要扩大,管理要上档次,除了要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决策,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中层的执行力。

学校也如此,所不同的是,学校中层干部面对的不是机器和员工,而是有待引导的教师和可塑性强的学生,是心灵的工作。执行时需要更多地在正确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开展工作,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把简单的事做认真,把认真的事做彻底,把人的工作做到心灵深处,把制度的检查落到实处。

这样,中层干部就会在师生员工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中层干部应具有哪些执行力

中层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工作必须是由不同的岗位来完成的,你不可能事必躬亲,你必须通过别人来完成,好比打仗,你的位置是前沿指挥所。

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越位的弊端,在我们学校,机构设置,部门分工,岗位职责都是非常清楚的,越位的后果是自己的岗位职责的缺失。举例来说,学生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班主任会做的事,主任助理不要代劳,分管主任会做的事,主任不要包揽,因为你向下越位,很可能你的职责没履行,反倒让下一级失去了培养能力的机会。

但是不向下越位,不等于说撒手不管,作为中层干部关键还在布置与检查落实上,在调动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上。一个执行力强的中层干部他总是善于思考、主次分明、指挥有方、协调有度,我认为应该具有以下八种执行力。

1、领悟能力:学校工作是常规工作,学校的决策也是公开透明的,但是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弄清楚它的目的意义,便于我们制定工作方案,首先是方向正确,其次是措施有力,这就需要“悟性”。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埋头苦干,到头来落得前功尽弃。想好了做一件事,胜过草率地做十件事。

2、计划能力:一项分管的工作要做得有头绪,有重点,必须计划行事。计划的制定要有轻重缓急,要列出行事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立足今天,着眼未来,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下学年的计划,越是有前瞻性,工作就越顺手,学校管理有很强的规律,许多活动都是可以预设效果的。

做计划要掌握关键性问题,决不能因琐碎的事而影响主要工作,(月工作安排便签),要清楚做好20%的主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3、指挥能力:计划周密,需要有效有力地执行,因此,统一下属的工作方向,适度的指挥是必要的。

指挥一项工作,要考虑量的大小,专业的对应性,和谐的人际关系,指挥的激励性语言。好的指挥可以提升下属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自己也乐得轻松。

4、控制能力:控制就是执行制度进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首先,要不怕得罪人,因为常常在工作中怕得罪的恰恰是少数人,怕得罪少数人实际上得罪了多数人,这是一种不公平,是对制度的不恭。

在师生管理中,有时需要及时控制,比如消极舆论。还比如会议纪律、教学秩序、学生活动、流弊积习。因为负面的东西有时可能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影响到学校发展。

5、协调能力:如上所述,应该说一项工作从领悟到计划,从指挥到控制,不会有问题了。但在实际工作中,中层干部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比如大到各专业部组新学期工作任务和人员的分配,比如一个重大活动需要各部门的同心联动,小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都是需要协调的。良好的协调能力可以产生出良好的生产力,实现双赢和多赢的局面,皆大欢喜。

6、授权能力:权利对中层干部来说就是“事力”,就是一种责任。我们在工作中自己在成熟,也要给下属机会,共同成长,给“权”就是给“事”,一个部门的人琢磨事,肯定胜过一个脑袋琢磨事,给“事”也就是给一份“责任”,在管理学中,信任他人不仅可以成就他人,同样可以成就自己,更主要的是分担事务,可以腾出手来抓重点工作。

7、判断能力:工作方案的执行,不可能完全走向预设之路,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要准确判断,冷静处理,并将结果及时领导汇报。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处理的结果。因此,常常需要洞察先机,未雨绸缪。哲学家说: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判断一件事,要有全局思想,能纵横沟通,理清因果关系。从而努力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8、创新能力:要提高执行力,还要在正确执行决策的创新能力,事事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法。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如果有了创新,将会速度更快,力度更大,效果更好。那就要毫无犹豫地去做,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三、怎样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

在学校工作中,高效的中层干部执行力,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过去的一年,我们四个处室就是高效运转的一年,工作思路清晰,部门合作良好,因此学校的正确决策都能落实,社会信誉度越来越高。

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核心在于三个“关键词”:高度、速度、力度。

1、高度。优秀的决策执行者总是“立足本位,站足高位”,胸有全局、视野开阔的,能预见到正确决策执行后的良好效果。但是又能脚踏实地地立足本质,不冒进,不贪功。把处室工作置于全局之下,能找准位置,按时进行,包括有时牺牲一点部门的利益(人力、财力、物力),能够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始终牢记全校一盘棋,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中观的操作。

站在高度除了应是一个思想者,还应是一个学习者,学习管理理念,学习哲学精华。有了高度,就少了抱怨;有了高度就少了“自我”;有了高度,就少了“将气”。“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仍然是说的这个道理。反之,缺乏高度的管理者成天郁郁寡欢,唉声叹气,开口闭口都是小集体,终究难获得成功,成不了帅才。

2、速度。学校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速度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常规工作,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率。速度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彻底,这是一个中层干部应有的基本素养。反观过去的有些工作,效果不好主要是速度不快,比如男生剪发的问题,比如说办学生证的问题,比如说上交各类资料的问题等等。不要认为事情小,学生工作本就无大事。

这些现象,固然与工作繁杂有关,与个人的性子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工作作风不利索,可想而知,拖拖沓沓跟着一个人一生,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事情最后办还是办了,但总是慢半拍,达不到决策者的目的。

如果是私事慢半拍,它只是影响到一个家庭,如果是一个部门,一个专业部组的事慢半拍,它的负面影响就大了,很可能造成重大失误,对个人前途、对党的事业都是不利的。一个快速的执行部门常常能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

3、力度。大部分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做决定,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却是擅长使布置下去的任务得于执行,他忙的是检查,是落实,是研究解决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新问题。有些人的许多工作之所以做得虎头蛇尾、有头无尾,仔细分析,主要原因不外是信息递减、自我取舍、习以为常、借口变通、强调客观等等。

自从我们学校实施“学分制”以后,有的班级就做的很好,李向阳、熊京秀、刘春兰、韩玉阳等不仅充分运用好了这一有着强大理论支撑的管理办法,还结合班情有所创新,在学生管理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笔者认为,中层干部在执行制度和决策上既要有“三句好话”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要敢有“一马棒”的精神,还要经得起别人的品头论足,“好好先生”当不得,当了“好好先生”只会落得“里外不是人”。常言道:在其位,谋其政,肩负管理的责任,既“管”又“理”。理为主,管为辅,全面实现。“校园平安和谐,师生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

总之,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在管理中学习管理,在管理中提升能力,做一个“服众”的人,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比尔·盖茨语)学校工作也不例外。

执行力,对于学校而言,就是将长期发展目标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是把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计划、学校决策转化成为学校发展壮大、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理想放飞的关键。学校的执行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干部执行力的高低,它既可以促使学校快速发展,也可以使学校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我认为,提高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第一,执行文化是关键。学校首先应该注重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要明确;管理制度明晰,且具操作性;学校规划科学,并一以贯之;学校管理民主,氛围和谐,遵循线性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等。作为中层领导首先应在提高学校执行文化上身先示范。

第二,敬业重德是条件。中层领导的个人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执行力的高低,也影响着他们在教师中的威信,这是个人魅力的折射。中层领导必须严以律己,对工作精益求精。

第三,真诚沟通是方法。一项调查表明,学校内存在的问题有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这些问题都可以由沟通得到解决。中层领导应该从自己做起,多看别人的优点,接纳或善意提醒别人的不足,相互尊重,相互激励。各部门之间应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互相沟通,形成合力,并及时、经常性地与校长沟通,赢得支持。

第四,主动积极是基础。主动积极、雷厉风行是对中层领导的工作要求。中层领导忌讳办事拖拉,“雷声大,雨点小”。

第五,做事到位是根本。中层领导必须做事到位,细节完美,这是办事得力、当好校长助手的有力证明。同时,还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捕捉优点,寻找不足。

第六,不讲借口是作风。中层领导做事应凡事不讲借口,信守职责。当执行不力时应该把责任自己挑起,这样不仅有利于团结,而且是对上对下的最好交待。

提高中层的执行力,需要校长给予引领和示范,给予他们鼓励和鞭策,同时要充分信任,积极关怀,大胆放手。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工作独立性和创造性,否则他们就会畏手畏脚,狐疑观望。一个勇于放手信任自己助手的校长,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校长,才能带出具有很强执行力的团结战斗的中层队伍。

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打造学校高效管理团队

【摘要】 目的:探讨了中层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提高中层执行力,打造学校高效管理团队的途径。方法:通过对我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现状分析,找出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并针对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结果:我校中层干部存在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不重细节,不追求完美;不会在职责范围内处理一切问题;不能坚持学校的制度和规范等执行力不强的现象。而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缺乏责任感;知识、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监督与激励。结论: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必须使中层干部具有敬业忠诚,主动积极;追求细节完美,做事到位;不讲借口,立即就干的三大执行特点,培养中层干部良好的领悟能力、计划能力、指挥能力、监控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判断能力、授权能力。才能打造学校的高效管理团队。  

学校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校领导联系教职工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无形障碍。学校领导班子对学校管理、建设发展的各种决策方案,需要得到中层的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

如果学校中层队伍的执行力很弱,与决策方案无法匹配,那么学校将无法完成内部管理,更无以实施发展大计。

那么到底“执行力”是什么呢?确切的说,“执行力”针对学校来说就是执行并实现学校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针对学校中层干部来说,执行力就是理解校领导决策目标并组织实施的能力。针对教职工,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的能力,实践证明:工作中的成与败5%靠决策, 95%取决于执行力。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通过对我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现状分析,我们探讨了中层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提高中层执行力,打造学校高效管理团队的途径。

1 学校中层执行力不强的现象

1. 1 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学校中层的良好执行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高度:按决策层的要求高标准完成工作,速度:按目标时限开展并完成工作。力度:在执行过程中保持始终如一的水平,确保取得成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学校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如年终考核,有的部门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失去了考核的意义;工作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如年度固定资产清查,原定3个月完成,结果拖延至半年才勉强结束;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学校制定的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而出现这些并不少见的现象时,我们的一些中层干部却习以为常,说明我们对执行力的偏差已经缺乏足够的敏感性。

1. 2 不重细节,不追求完美。我们都知道一句经典名言: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项成熟的管理,必须是建立在对细节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管理离不开规则和标准,而规则和标准正是精致的完美体现,正确的做事离不开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只有作好每一个细节,方能达到效率第一、“举重若轻”的效果。而在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中,尤其在一些重大活动的策划及实施中,不注重细节的现象却并不少见。如重大会议的会场布置,安全保障等。当我们忽略了细节完美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时,我们的一些中层干部却还是不以为然,以至于让这些错误一再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整体的工作质量。

1. 3 不会在职责范围内处理一切问题。中层管理人员在工作执行中,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果断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和布置落实,指导帮助部门教职工解决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可能造成的失误和不良后果,要勇于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思路,确保工作任务执行到位、落实到位。但在学校工作的现实中,却不是所有的中层干部都会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处理一切问题。特别在遇到困难时,在需要承担责任的一些工作上,容易产生推诿,上交矛盾的现象。

1. 4 不能坚持学校的制度和规范。学校制度以及内部运行机制是学校管理保持和谐、稳定和步调一致所必需的行为规范,学校必须有一套高效的制度作为抓手,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说,严密、高效的制度与标准,是学校执行力的基石。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应该模范执行、灵活应用这些制度与标准,以身作责,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教职工遵守学校制度,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仍然有个别中层干部,不能也不想坚持学校的制度与标准,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角色意识,把自己混同于普通教职工,或是为了避免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如外出学习的审批,出差费用报销的部门审核等,有的中层干部做老好人,不敢坚持原则,把矛盾上交。可以说,在学校工作中,以上现象并不少见,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现实是:学校的一些工作结果往往与目标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或者说“没有完成任务”“没有达成目标”,相信我们的每一位中层干部,都能在以上现象中找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例。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呢?

2 学校中层执行力不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2. 1 缺乏责任感。责任感是执行力之源,没有责任感,就没有执行力,没有责任感,就不会主动承担责任,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工作绩效。责任感激励我们创新,铸造我们坚韧的优良品质,启发我们积极思考,点燃我们的工作激情,鞭策我们朝着既定目标终生学习。正是由于缺乏了责任感,使我们的个别中层干部把工作当作不得不做的任务,而没有当作毕生的事业来不懈追求,导致了自身的执行力低下。

2. 2 知识、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中层干部的知识层次、能力、综合素质与其所担任的岗位职务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进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造成执行力下降。这就要求每一位中层干部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2. 3缺乏有效监督与激励。任何人都会有惰性,中层干部也不例外,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有的环节缺乏对中层干部的有效监督与激励,比如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及时的检查监督,以至于中层干部在出现失误的行为时没有得到及时制止,而在取得成绩时也没有得到有效激励,影响了中层干部的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导致执行力下降。因此必须要加大业绩考核奖惩力度构筑有效、透明的对中层干部的监督体系,加大实施过程的监督,真正做到奖优罚劣,才能防止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与激励导致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下降。

3 中层干部的三大执行特点

3. 1 敬业忠诚,主动积极。敬业、忠诚是一种美德。敬业是把工作当作事业,不是被动的去做,而是主动的去追求。无论在什么岗位上,能够发挥能力的基础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目标的一致是通过个人对组织的忠诚来实现的,它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忠诚是服从,服从就是100%地执行,因此,敬业忠诚是中层干部的首要执行特点。

3. 2 细节完美,做事到位。由于局部细微的弱点而导致全局的失败,我们的工作过程往往如此。在某一个细节方面的疏忽,就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我们不仅要做事,而且,要做事到位,千方百计的追求细节的完美,才能保障事业成功。如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战神阿喀硫斯,因为母亲把他浸泡在神奇的河水中而具有了战无不胜的神力,但却因为疏忽了一个细节而造成了他的致命伤,被对手置于死地。这个例子很形象的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

3. 3 不讲借口,立即就干。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拖延,只能让他人领先,让自己的时间成为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占用的“公共资源”。拖延的严重后果,是拖延成习并且竭力加以掩盖———为拖延寻找借口,而借口是失败的温床。任何憧憬、理想和计划,都会在拖延中落空。惯性的拖延者,总是为了没有完成某些工作而寻找借口,或者为了自己的工作没有按照计划得到实施而编造理由,应付领导,蒙混过关,其实这种行为,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欺骗,结果是坐失大好良机,给部门、单位和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中层干部良好执行力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讲借口,立即就干。1989324,埃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轮在阿拉斯加触礁,原油大量泄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但埃克森公司却迟迟没有做出外界期待的反应引发了一场“反埃克森运动”,甚至惊动了当时的布什总统。最后,埃克森公司总损失达几亿美元,形象严重受损。而埃克森-美孚合并后却成为一家全球利润最高的公司,超过微软2倍。他们的总裁李.雷蒙德的信条就是:———决不拖延,这一准则的执行,使其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说“没有延误哪怕半秒钟的时间”,结果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 提高执行力,要加强中层干部的八项能力

4. 1 领悟能力: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领导希望你怎么做,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因为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

4. 2 计划能力。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一一分配部属来承担,自己看头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的发展上,放在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上。在计划的实施及检讨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怎样做计划,我们可以参照时间管理来进行。

4. 3 指挥能力:指挥下属,首先要考量工作分配,要检测部属与工作的对应关系,也要考虑指挥的方式,语气不好或是目标不明确,都是不好的指挥。而好的指挥可以激发下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清楚指挥的最高艺术,是部属能够自我指挥。

4. 4 监控能力:监控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控制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学校的运行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监控,就会给学校造成直接与间接的损失。但是,监控若是操之过急或是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监控过严使下属口服心不服,监控不力则可能现场的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

4. 5 协调能力:任何工作,如能照上述所说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计划、再下达适当的命令、采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应顺利完成,但事实上,中层干部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协调包括学校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

4. 6 授权能力: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中层干部不能象普通职工那样事事亲力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下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下属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

4. 7 判断能力:判断对于一个主管来说非常重要,学校事务错综复杂,尤其是与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的一些事,常常需要中层干部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洞察先机,未雨绸缪。要清楚这样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最后变成良机。

4. 8 创新能力: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单位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除了要具备以上这些能力外,更重要的还要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与大学里那种单纯以掌握知识为主的学习是很不一样的,它要求大家把工作的过程本身当作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要清楚创新无极限,唯有创新,才能生存。

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必须在工作中突出良好执行力的三大特点,具备以上八项领导能力,才能把个人发展的愿景与学校的宏伟目标结合在一起,配合学校决策层,打造学校高效管理团队,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何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执行能力就是把计划、决策、方案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结合的表现,它体现为一种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派兵遣将的指挥调控能力;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工 作作风。要提高执行力,首先来看一下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1.岗位认知能力。

学校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角色定位要准。每一个中层干部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要十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后卫”,还是“前锋”?自己这个 位置活动范围有多大?自己在这个活动范围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什么时候不能“越位”?什么时候需要“补位”?什么时候加入“助攻”?这些,都要求运动员保持 清醒的头脑。一个足球运动员,心中装着集体的目标,真正进入竞技状态,场上跑动积极,注意用“大脑”踢球,讲究和同伴相互配合,才能赢得整个球队的胜利。

2.政策领悟能力。

学校中层领导对校长、副校长负责,又要主持处、室的工作,他们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中层干部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法规,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执行时以法治教。另一方面,要吃透校长的决策,真正领悟校长的决策意图、过程、内容和效果,并以此作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做到执行时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样。草率行事,不仅不会达到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3.计划条理能力。

中层干部对校长决策意图的理解,具体体现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中。每学期、每月、每周各个部门、处室都要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部门计划,围绕学校的总体思路,结合部门特点,落实可行的措施。重大活动、重点工作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日常的工作可分为四类:一是既重要又紧迫的事,二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三是不重要但紧迫的事,四是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我们总是先做第一类的工作,一定要分清主次。

4.组织实施能力。

这是中层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把可能变成现实、蓝图变成行动的过程。其核心是指挥得当、调控有力、激励有方。

5.全面协调能力。

协调就是沟通,就是及时上传下达,倾听“民心”,反映“民意”,解读校长之声,是共识协调;协调就是理顺,创设人与人、人与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往环境,是关系协调。最好的协调原则就是实现共赢。

6.深刻洞察能力。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对教职员工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能洞察先机,及时予以抑止或张扬。未雨绸缪,是有洞察力的表现。

7.有效授权能力。

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亲历亲为,中层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要敢于放手。同时,要勇于承担工作中的失误,不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推给学校领导。

8.大胆创新能力。

执行不是简单复制领导的命令,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条,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的过程,要有中层干部自己的智慧,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

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少时候是目标有了,即校长布置了,也“强调”了,可还是有不少工作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工作根本就没干,即没有结果。这就表明,执行者的执行力不够。这里可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尤其是做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时,能做到计划好、布置好、督查好、 总结好,则执行力会大大提高,实际效果也大不一样。

第一,计划好——提升执行力的前提。

计划就是做什么,谁去做,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如果领导自己都对这项工作糊里糊涂,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周密的安排,其他同志在执行的时候就更谈不上保质保量了。比如,学校要举行一次学生集会,从集会的时间、地点到参加人员,从会场的布置到标语的内容和悬挂,从主席台的布置到班级在会场中的位置,从会议的程序、纪律到会后的总结、会场的恢复,都要一一考虑好。

第二,布置好——提升执行力的基础。

布置工作时一定要简单明了,没有偏差。话讲得越清楚,给的指令越明确,执行就会越到位。要让每一位执行者感觉分工具体,任务明确。如果任务简单,可以让执行者自己作记录;如果任务复杂,可以先设计好工作分工表,把工作内容、具体要求、完成时间、责任人及何时检查等一一落实到纸面上,每人一份。任务布置清楚了,执行者在具体执行时才可能按要求不走样。

第三,督查好——提升执行力的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人会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但也有些人可能敷衍了事。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我们还要督查好。要亲自或派人查看任务完成的情况,及时整改,这样才能确保任务的完成。

第四,总结好——提升执行力的延伸。

总结也是一种评价。为了让大家能做好以后的工作,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要适时进行客观性评价。要表扬(有时也可以适当奖励)那些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的同志,要提醒甚至批评那些没按要求做好工作的同志,这样也会让大家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事实证明,如果在平时的管理中,我们能做到事前计划好,事中布置督查好,事后总结好,则会事半功倍,大大提升执行能力,同时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怎样当好一名领导干部

中层以上干部队建设得如何,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用省党代会的主题词来说,就是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加快发展。

过去我们说领导就是管理,领导就是服务。现在管理学认为:领导就是做正确的事,管理就是把事做正确。我们的目标就是做正确的事,并把事做正确。

那么,怎样才能当好一名领导干部呢?

1、正。

要有正气。培养干部讲究德才兼备。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有德言乃立,无求品自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用人原则上,蒙牛讲 究“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因此蒙牛只用了六年的时间,经济效益增长了292倍,靠的是什么?牛根生说:“大胜靠德。”

品德高尚、修养高就是我们的正气,处处为学校着想,就是我们的正气,正气也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底气。

2、领

中层以上的干部是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其思想素质、管理水平、领悟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到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领军人物,我们要做到:

1)、学习上要领军。一个班子出问题,往往是学习不够、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造成的。学习是个硬功夫,不是软任务。更不是走形式。中层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

2)、工作上要领军。工作一定要周密安排,考虑周全。一定要想在前,干在前。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工作中既要当好指挥官,又要当好战斗员。

3、和

和谐、团结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和谐可以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谐可以出人才、出成果。

孔子说:“和则胜,争则乱,乱则离,离则亡。”老百姓讲“人和万事兴,家和万事顺。”“人心齐,泰山移。”和谐是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我们争不齐、闹不起、耽误不起。怎样才能做到和谐呢?(1)心胸要宽阔,(2)要做团结的表率,(3)要淡薄名利,(4)要谦虚谨慎。大家在一起工作,要多理解,少埋怨,多帮助,少指责,多鼓励,少挑剔。

“工作就是使别人快乐。”

4、稳

要稳定,不能出大事,不能出安全责任事故,不能出经济问题,不能出生活作风问题,也不能出上访问题。

5、爱

爱你所从事的工作,爱你的工作岗位,爱你所教的学生,爱你的学校,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你是不可能干好工作的。

6、廉

廉洁就是要做到公私分明,不沾学校的小便宜。关于廉,社会上流行几句顺口溜,我们可以借鉴。上级监督太远,同行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敢,纪检监督太晚,自我监督最好。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必须提升自己的核心素质,做一名“智者、仁者、勇者(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力争做到“德才兼备,教育与管理并重,理论与实践兼顾”,走一条专业发展之路。



Copyright@2009-2011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6012712号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丰乐路2号 电话:0371-63688835 Email: zzkjgyxx@zzedu.net.cn